網站首頁 家居親子 美容瘦身 服裝搭配 職場 娛樂明星 旅遊
當前位置:雅秀範 > 家居 > 生活常識

自立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欄目: 生活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92W

得不償失的“提供”和“代勞”

自立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其一:我在縣城讀高中時,我的一個奶奶經常託付我回家(農村)時告訴我的叔叔———她的兒子下雨天要關好窗戶,到了晚上要反鎖好大門。她不時向我抱怨,養兒養女真不易,兒子都快40歲了,還要她操心。其實我覺得,我這位叔叔更不容易,因爲到了中年還不能自立,生活對他的考驗將在我的奶奶過世之後變得更加嚴峻。

其二:我在清華讀書的弟弟也是我的朋友,所以我有機會聽到他不會向父母表露的煩惱。他說上大學之後他發現20多年來,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幹,不會洗衣服、做飯之類倒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他發現自己在交際經驗和社會經歷方面落後同齡人好幾年,增加閱歷儘快成熟成了他最大的願望。我知道這都是我叔叔和阿姨“代勞”的結果,爲了節省弟弟的學習時間,他們包辦了弟弟所有課外的事,同時幾乎禁止了他所有興趣的發展以及對生活的各種參與。

現在,問題出現在我們面前,當我們滿懷愛心地爲孩子提供什麼、代勞什麼或者幫助什麼的時候,這些是否真的對孩子有益?

答案十分肯定,類似於上面的做法有害無益,得不償失。道理十分簡單,因爲我們無法一輩子叫孩子起牀或者提醒他關窗戶,那麼我們就應該教會他們自己做這些。因爲總有一天孩子要自己開創生活,我們就不能禁止現在孩子參與和嘗試各種生活。同樣,我們無法永遠幫助孩子,那麼我們對孩子最好的幫助就是幫助他們學會自我幫助。

自立是孩子的需要

2001年的冬天,《燕趙晚報》以通版的形式報道了一個悲劇故事。題目叫做《王威,你可聽到你的媽媽在哭泣》。大體內容如下:王威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就受到兩代人的完全呵護。家人不允許孩子隨便下樓,到後來王威習慣於不下樓。所有的事情都在家人的安排下進行,從上學到參加工作,再到戀愛。家人無比溺愛着王威,王威也理解並感激家人的愛。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王威越來越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到自己好像一個愛的玩偶。這種痛在他的內心深處暗暗滋生、生長,最後到了王威不能承受的程度。心理上長期的壓抑和痛苦,最後演化爲王威的神經系統異常。家人帶着王威奔走於全國各大醫院,均沒有改變。後來,家人帶着王威走進心理門診。心理醫生建議讓他的父母給王威創造一些自主、自立的條件。王威的父母遵從醫生的建議,王威的情況也有所好轉。可是,畢竟積習難改,不久王威又舊疾復發。幾經反覆,經過痛苦的抉擇,王威給父母寫了一封長信,決定離家出走。於是,在王威與家人含着眼淚吃完最後一次晚飯後,王威拎着行李箱走出了家門。

從王威出走到這篇報道的發佈,已經有三年的時間,家人沒有收到王威的一絲音信。王威毫無社會經驗、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他那內心巨大的痛苦,王威的下落不能不讓人揪心。報社爲此組織了一次家庭教育的研討會,我應邀參加,在會上我發表瞭如下的意見:

我們可以根據王威的經歷推斷,王威的內心肯定存在極度的壓抑。我們想,一個從小沒出過遠門,一個連大院門都不願出的人(不願而不是不敢,不願證明他已經習慣於不出大門),從來不會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的人,他被社會接納的程度有多高呢?作爲一個社會人,如果不被社會接納,如何被自己接納呢,無所適從的王威又如何確立自己的自尊和自信?而且我們知道,王威18歲就參加了工作,介入了社會,那麼這種不被社會接納的困境和矛盾很早就出現了。據說王威是敏感、有悟性而略顯軟弱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人肯定對自己的處境以及別人的評價極爲敏感,而且慣於自省,我們從報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威的自責和負罪感。同時,我們又知道王威是缺乏獨立能力和軟弱的人,而且他的失控證明了他自制力的低下。習慣性的依賴心理、意志的薄弱、必要能力的缺乏與強烈的自立需要和願望形成了尖銳而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對矛盾由來已久,而且異常強烈,這個時候王威的自省習慣和超人的悟性反而讓王威精神上的掙扎更加痛苦。至於王威的“無病之病”,倒沒什麼奇怪的,因爲長期的心理壓抑和不適,造成生理上的異常這是很常見的事。只不過這成爲王威心理問題惡性循環的一個環節。

王威的痛苦是一個清醒的人的痛苦。王威對自己處境的清醒認識,準確的表達以及他強烈的改變自己的願望,證明了王威身上諸如天賦、理性、向上等優良的素質。然而是什麼使本該優秀的王威走上了離家出走的不歸路呢?當我們想到王威母親的痛苦,我們真地不願再說什麼。王威的家庭的溺愛不是一般的溺愛,不僅有求必應而且一切包辦,否則他不會習慣於連大院門都不願出。這種“愛”不僅僅剝奪了王威的獨立,還剝奪了王威的堅強、王威探索的天性、王威的成熟、王威的優秀。我們知道一個孩子無法拒絕成人對他的態度,當這個孩子長大成人發現自己還像一個孩子一樣依賴家庭,他已經很難改變。至此,我真想大喊一聲這樣的愛,是一個幼小的、正在發育和成長的生命所不能承受的。這是一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愛!

需要補充的是,雖然王威這樣的悲劇屬於個例,但是像王威這樣受着父母過度呵護的孩子卻不在少數。自立是一個人的精神需要,破壞孩子自立的條件,就破壞了孩子尊重自己、擁有自己和發展自己的基礎。爲了進一步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

幼兒園的院子裏,孩子們圍成一圈,有說有笑。圈子中間有個水盆,裏面漂浮着一些玩具。學校裏有一個剛剛兩歲半的小男孩。他獨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滿了好奇心。他開始慢慢走近其他的孩子,想擠進去,但是他沒有力氣,擠不進去。於是開始想辦法,他的目光向周圍移動。在他那張小臉上流露出的表情是很有意思的,突然他的目光落到了一張小椅子上,顯然他決定把椅子搬到這羣孩子的後面,然後爬上去。他開始向椅子走去,臉上露出了希望的神情,正在這時,老師走過去蠻橫地抓住他,把他舉過其他孩子的頭頂,讓他看水盆,還說:“來,可憐的小傢伙,你也看看吧。”

無疑這個小孩看見了漂浮着的玩具,但它卻沒有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征服障礙物所獲得的快樂。看到玩具並沒有給她帶來任何好處,只有通過自己對智慧的運用發展其內在的力量纔是最有意義的。當小傢伙在感到自己快要成爲勝利者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被一雙鐵鉗一樣的手舉了起來。原來她臉上那種歡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剩下的只是一種“別人會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種呆滯的表情。

自立是孩子的需要,孩子在自立中增長自己的力量並由此獲得自尊和價值感。但是這種需要被長期壓抑就會萎縮。或許,有的父母會說“我發現自己的孩子並不喜歡自立,事事都依賴我。”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相反渴望獨立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是父母們不恰當的幫助和給予促成了孩子依賴的習慣。

當一位母親在幫助她的孩子穿衣服時,孩子說:“我自己能穿衣服。”但是母親說:“我幫你穿吧,我沒有時間等你。”或者“你太小了。”這樣,孩子渴望自立的願望就會被父母的命令所抑制。如果孩子不依賴父母,父母就不讚許孩子,當父母不讚許孩子時,孩子必定也不會讚許他們自己,因爲人幼年的價值觀是依賴於父母的態度的。這樣孩子就接受了父母強加給他們的依賴心理,但是父母卻認爲“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依賴別人”。

明智的父母都把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精神作爲重要的教育目標,我的一個朋友範鈞在這方面就做得特別的好。在很多人眼裏,我的這位朋友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離過兩次婚,現在跟她一起生活的女兒有一條腿是假肢。但是,一個人是否幸福不在於面對什麼樣的生活,而在於她如何面對她的生活,實際上,每個接觸過她的人,都會對她爽朗的笑聲和對待生活的熱情留下深刻印象。她現在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女兒在英國讀高中。

她已經很富有,而且她比別人更有理由呵護自己殘疾的女兒,但是她卻要求孩子打工謀取生活費。女兒很長時間都在麥當勞打工,有一次,她給媽媽打電話說:媽媽,我的假肢這幾天好疼。(讀者朋友,假如你是這位母親你會怎麼回答呢?)

範鈞說: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是因爲你的脂肪太多了,鍛鍊鍛鍊就好了。

人很多時候是從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中學會看待和安慰自己的。假如我的這位朋友大驚小怪並告訴孩子趕快辭工,那麼當孩子再次面臨難題的時候,她會怎樣呢?她的女兒聽媽媽這麼說,就半信半疑地說:是嗎?那我試試!一星期之後,女兒打電話告訴媽媽,說她好多了,她感到自己更強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