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家居親子 美容瘦身 服裝搭配 職場 娛樂明星 旅遊
當前位置:雅秀範 > 家居 > 生活常識

讀懂了這個故事你就能讀懂家庭教育了

欄目: 生活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35W

前段時間,我在看一本書的時候,看到一個有趣的調查研究,或者說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讀懂了這個故事你就能讀懂家庭教育了

那個是關於兩個家族後代的對比研究結果:

馬克思·杜克斯(生於1700),兩百多年前住在紐約,他以冷酷無情著稱,並和一個“作風開放的”女人結了婚。

在他的1200多個後裔中,130個進過監獄(7個是因爲謀殺,平均刑期爲13年),310個是流浪漢,190個是妓女,60個是慣偷,還有680個是酗酒者。

約翰遜·愛德華(生於1703),一名清教傳教士,也住在紐約。

在他的929個後裔中,430人成爲了傳教士、牧師或神學家,100位律師,60位法官,60位醫生,60位優秀作家,100位大學教授,14位大學校長,3位市長,3位州長,1位美國財政部長,7位入選美國國會,2位入選美國參議院,1位曾任美國副總統。

大家看完這個調查,有什麼想法嗎?

看完這個故事,給我感受特別深的一點就是,孩子是家長的鏡子,也是父母的“繼承者”。

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主要體現在態度、習慣和價值觀上,這些都是認知層面的東西,也是孩子最初從父母身上有意無意碰觸到的東西。

父母做不好的,難道想要孩子好?

我在接到的個案裏面,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爸爸媽媽帶着孩子過來,然後爸爸豪言一說:“老師,錢不是問題,希望你能改變我的孩子,孩子就交給你了。”

其實我一直很反感這裏面的兩個點:

第一個是“改變我的孩子”,誰痛苦誰改變,父母自己都不願意去改變,那孩子又怎麼會願意改變呢?

第二個則是“孩子就交給你了”,這是一句特別不負責任的話,我是諮詢師,但我不是孩子的爸媽。

孩子交給我,那作爲爸媽的呢?如果父母那麼沒有責任感,那做孩子的,責任感又能高到哪裏去了?

這些爸爸的一番話,總會讓我思考起一個問題,究竟爸爸的責任,是什麼?

爸爸的責任究竟是什麼?

我會認爲,作爲爸爸,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成爲孩子的偶像,成爲孩子的榜樣。

張梅玲教授曾經說過:“能夠成爲孩子榜樣的,才能夠稱爲好爸爸。”

孩子最初的學習方式是模仿學習,那麼最開始,模仿的就是爸媽。所以如果說,爸爸自己做不好,孩子模仿出來的行爲就一定是糟糕的。

在這種情況下,當孩子自我意識發展以後,孩子就會開始對爸爸產生抱怨、疏離、甚至是仇恨。

所以爸爸首要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成爲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成爲孩子的偶像,成爲孩子的榜樣,成爲孩子的學習對象。

爸爸希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請先成爲怎麼樣的人。

除此以外,在家庭裏面,還有兩個原則,一定要遵守,這非常重要。

1原則一:不要把孩子擺在第一位

無數經驗告訴我們,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有一個著名的中國式家庭公式:

缺位父親+焦慮母親=失控孩子[1]

這裏面除了“父親缺位”這個條件以外,其實還有個潛在條件,那就是把孩子放在家庭關係的首位。

正是因爲把孩子放在首位,所以母親會很焦慮;正是因爲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纔會感到被控制;正是因爲把孩子放在首位,父親纔會覺得自己在家庭沒有價值,越加缺位。

家庭關係的核心,應該是夫妻關係,而不是親子關係。所以希望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要緊記這個原則:不要把孩子放在首位。

這個“不放在首位”,不是指不關心孩子。

而是指不要以“爲了孩子好”作爲藉口去做一些“過度”的事。

例如不要把對孩子的過度期待轉化爲愛;不要把對孩子的過度控制轉化爲愛;不要把對孩子的過度寵溺轉化爲愛。

爲什麼?

因爲當你把孩子放在首位,往往意味着夫妻關係的降位,家庭關係紐帶的牢固性就會受到危險,很容易產生悲劇。

同時,由於爸爸把孩子放到第一位,就意味着對孩子會很“寵溺”,那麼孩子在日常社交也會錯位,持有“我向思維”——

自我中心、目無他人、缺乏互助意識、不會換位思考、缺乏合作精神,等等。

而這些問題,都會反過來又影響到家庭,因此,希望爸爸能夠明白和牢記這個原則:不要把孩子放在首位。

2原則二:家庭比學校更重要

很多爸爸拼命賺錢,想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校學習環境。

但是其實,家庭比學校更重要。

學校給予孩子的是師資、氛圍以及人脈資源。

但是,如果在家庭教育中,並不能夠教會孩子懂得利用這些資源的話,那麼就算再好的學校教育環境,又有什麼用呢?

如果爸爸連孩子的當下都顧及不了,沒辦法讓孩子成爲一個人格健全的人,那麼投資孩子的未來,又有什麼用呢?

希望各位爸爸好好思考這一點。你們的時間都好寶貴,需要用來賺錢,需要賺錢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環境。

但是有沒有想過,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環境,就是有爸爸有媽媽的和諧家庭?

原來你已經有能力給予孩子最好的環境了。只是你還沒意識到而已。

與其過好未來,不如抓住當下。希望各位爸爸,能夠明白這點,能夠願意多給點時間孩子,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