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家居親子 美容瘦身 服裝搭配 職場 娛樂明星 旅遊
當前位置:雅秀範 > 旅遊 > 旅遊攻略

安徽旅遊攻略介紹

欄目: 旅遊攻略 / 發佈於: / 人氣:7.99K

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爲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爲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爲楚國首都。

安徽旅遊攻略介紹

安徽自然地理

全安徽省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異,複雜多樣。長江、淮河橫貫省境,分別流經安徽省長達416公里和43O公里,將全省劃分爲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淮河以北,地勢坦蕩遼闊,爲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間西聳崇山,東綿丘陵,山地崗丘逶迤曲折;長江兩岸地勢低平,河湖交錯,平疇沃野,屬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區層巒疊峯,峯奇嶺峻,以山地丘陵爲主。安徽境內主要山脈有大別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最高峯黃山蓮花峯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條,湖泊110多個,著名的有長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天氣氣候

安徽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暖溼潤,日照充足,季風明顯,四季分明,以淮河爲分界線。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爲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全安徽省年平均氣溫在14-17℃之間,南北相差2°C左右,平均日照1800-2500小時,平均無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安徽戲曲文化

安徽地方戲曲有40多個劇種,影響較大的有黃梅戲 、徽劇、廬劇、泗州戲、鳳陽花鼓、皖南花鼓戲、皖北花鼓戲、淮北梆子戲 、青陽腔 、儺戲等。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臺灣等省以及香港地區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桐城市爲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爲“桐城歌”或“黃梅歌”。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等是著名的黃梅戲演員。

安徽旅遊攻略介紹 第2張

安徽徽劇是一種重要的地方戲曲聲腔,主要流行於安徽省境內和江西省婺源縣一帶。明末清初,亂彈聲腔傳入安徽,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在安慶府的石牌、樅陽、桐城等地形成撥子。乾隆年間,撥子與四平腔脫胎而來的吹腔逐漸融合,形成二簧腔。二黃腔又與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劇的基礎。清初,徽劇盛行於安徽及江浙一帶,在南方流佈甚廣。清中期,風靡全國。清乾隆年間,“三慶”、“春臺”、“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後進入北京演出,名噪華夏,這就是著名的徽班進京。清道光、咸豐年間,徽劇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逐漸演變成京劇。清代後期,京劇興盛,徽劇藝人多改學新腔,但徽劇在徽州部分地區仍然流行。徽劇是一個包羅萬象、五彩繽紛的藝術寶庫,是新安文化燦爛篇章的重要一頁。

  安徽風景名勝

安徽大地錦繡多姿,文化古蹟甚多,安徽是中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現有5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其中黃山爲安徽山水典範,區內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堪稱“四絕”,199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列爲《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令世人矚目;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現存78座古寺廟,以佛教殿堂與皖南民居相結合而獨樹一幟;巢湖爲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江、湖、山、泉並存,以水見長,湖光、溫泉、山色是“巢湖風景三絕”;著名的道教聖地齊雲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摩崖石刻、道教遺存和別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矚目;曾被漢武帝封爲“南嶽”的天柱山,雄奇靈秀兼備,有45峯、86怪石、18瀑等勝景;琅琊山以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名揚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爲特色。

安徽旅遊攻略介紹 第3張

除國家級景區外,還有19處省級風景名勝區。安徽文化遺存豐富而別具特色,亳州、壽縣、安慶、績溪、歙縣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歙縣是歷史上的徽州府所在地,新安畫派、新安醫學、歙派篆刻、徽派版畫、徽派園林建築、徽菜和徽劇的發祥地就在於此。集中在歙縣、黟縣境內的明清民居、祠堂和石舫,數以千計,歷經滄桑而古貌猶存,其數量之多,構思之奇巧,石、木、磚雕之精美,舉國罕見,是民間建築的傑作,成爲安徽民俗旅遊的必遊之地。

最佳旅遊時間 安徽省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交替的過渡地帶,氣候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氣溫爲13℃-16℃。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但地區差異明顯,東部多於西部,南部多於北部。

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爲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爲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爲楚國首都。

安徽旅遊攻略介紹 第4張

安徽自然地理

全安徽省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異,複雜多樣。長江、淮河橫貫省境,分別流經安徽省長達416公里和43O公里,將全省劃分爲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淮河以北,地勢坦蕩遼闊,爲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間西聳崇山,東綿丘陵,山地崗丘逶迤曲折;長江兩岸地勢低平,河湖交錯,平疇沃野,屬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區層巒疊峯,峯奇嶺峻,以山地丘陵爲主。安徽境內主要山脈有大別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最高峯黃山蓮花峯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條,湖泊110多個,著名的有長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天氣氣候

安徽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暖溼潤,日照充足,季風明顯,四季分明,以淮河爲分界線。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爲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全安徽省年平均氣溫在14-17℃之間,南北相差2°C左右,平均日照1800-2500小時,平均無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