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家居親子 美容瘦身 服裝搭配 職場 娛樂明星 旅遊
當前位置:雅秀範 > 家居 > 美文閱讀

高一的教學隨筆

欄目: 美文閱讀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的教學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一的教學隨筆

高一的教學隨筆1

1.培養學生閱讀的良好習慣。

在平時的閱讀課上,我有意識地加強了對學生讀書習慣的培養,或默讀或個人自由地放聲朗讀。每節閱讀課我都留給學生默讀的時間,此時教室裏雖然靜悄悄一片,而學生的大腦卻處於亢奮狀態。默讀能讓他們真正進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於文本。過去老師喜愛齊讀,學生因爲要做到讀得整齊,所以無法用心感悟、體味課文,只能是“和尚唸經”罷了。而默讀,因爲給了學生更多的空間,恰恰能使學生從文本中獲得豐富而獨特的心靈體驗,真正感受到了課文語言的魅力。

課堂閱讀教學中,我還特別注意留給學生儘量多的讀課文的時間,要求自己做到“且慢開講,且慢啓發”,慢慢走出以往爲趕教學進度置學生的感受於不顧的教學誤區。語文學習是一個體味、浸染的過程,不能快節奏,必須讓學生保持寧靜、平和的心境,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對課文的獨立閱讀和對問題的獨立思考。

以往的閱讀課上,我總是重點講文段大意,忽視對文章內容、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分析。這樣學下來,學生對課文內容是掌握了,可一旦知識點出現在新的文章當中,學生就一頭霧水,不知怎樣去讀了;同時課堂氣氛也較沉悶,成了我的個人表演。學生提不起興趣,我也毫無激情。於是我改變思路,先佈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這樣,學生讀的方向、思考的重點就明確了,文章內容提綱挈領,都串聯了起來,教案預設的教學目標也順利達到了。再附上相關知識點的考題進行實戰演練,學生既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又學會了答題的方法,還學得有興致,並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突出。

2.加強語言教學。

語言是一門工具學科,它不同於數學,語言教學要求語言代字教學和情節、內容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而低年級的語言代字教學顯得尤爲重要。聽、說、讀、寫是語言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我認爲,語言教學中“說”和“讀”的重要性尤爲突出。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說”和“讀”的訓練。高一年語代教科書上“口際交際”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內容。自古以來,能說會道,是一個人睿智、思維敏捷的體現。現代語代教學,“多說多練”勢在必行。整個學期,我注重學生課前閱讀訓練教,讓學生課前閱讀、準備,每堂課課前介紹給全班同學聽,學生之間互聽互評,共同積累,共同提高。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我發現同學們的表達能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邏輯思維能力也提高了。

在“說”的過程中,有一個與之相促進的過程不容忽視,那就是“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讀的形式多樣,可以採用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等方法。同時,用“讀”幫助記憶,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此外,讓學生進行摘記,並對學生的手抄本進行定期檢查,並對寫得好的學生加以表揚。

語言教學中,除了“說”和“讀”很重要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即學完一個單元,學會自己歸納,學懂了一些什麼,還存在哪些問題。孔子云:溫故而知新。經常溫習功課,以後的學習纔會覺得較輕鬆。

3.以書爲綱,以生爲本。

3.1確立以課本爲綱的教學理念,建立發散式教學模式。我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在以語文教材爲綱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爲學生搭建一個廣闊的學習舞臺,讓學生緊緊抓住桃樹,在領略牆內春色的同時,把頭探到牆外,去欣賞牆外的無邊風光。

3.2樹立以生爲本的教學觀念。學生是有思想的`主體。學生接受知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我注意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等,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爲此我注重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4.以課堂爲主陣地。

課上的45分鐘是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提高的主戰場。爲了能更好地提高課上的效率,我還特別注意學法的指導,以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採取多樣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現在的學生有一種心理我們不能忽視,那就是爭強好勝,他們極富挑戰性,而且相對於他們早熟的心理,僅憑課本的那點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和打動他們,所以我就經常設置一些競賽活動,以小組爲單位,自告奮勇,共同參與,在這一次次的挑戰中,學生的興趣濃厚了,信心增強了,我因勢利導,讓他們去看一些知識性強、娛樂性強的欄目,使他們對學習產生了主動性。如此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了愉悅的心境,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立足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科學探究。

5.作文評講要處理好點和麪的關係。

作文評講必須兼顧點和麪兩個方面。這裏的點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就習作而言的,二是就學生而言的。就前者說,點是個別的問題,面是比較普遍的問題;就後者說,點是少數人的問題,面是全體的問題。作文評講,可以先點後面,可以先面後點,也可以由面到點再到面。既要通過點來反映面的問題,又要通過點引導面的提高。有面無點,容易空洞浮泛;有點無面,容易狹隘偏頗,沒有代表性。選好點,往往是評講成功的關鍵。有時候點是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即點代表了面;也有時候點雖然是少數人的問題,卻是一個很值得注意、很有評講價值的問題,也可以作爲評講的重點。處理點面關係,尤其要防止只盯着幾個作文的尖子,忽視絕大多數學生的問題和進步,把作文評講變成幾個人的展示課,大多數學生的挨批課。

高一的教學隨筆2

今年適逢高中新課程實施第一年,困難與挑戰並存。作爲一線教師,自本學期開學以來,我們就積極投身到新課程實施中。截至期會考前夕,我們高一語文已完成了必修一(模塊一)的教學任務。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但新課改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讓我們萌生了不少困惑。下面着重分析語文模塊一的考試情況及整改措施:

本次期會考是學生從國中升入高中的第一次較爲規範的綜合測試,爲讓學生們有一個平穩的過渡,所以本次考題立足課本,難易度適中,其命題形式及內容兼顧大學聯考命題的基本題形及語文新課改的考試趨勢,不出現偏題、怪題。考試結果基本上達到預期的考查目標。但由於本次試題區分度不大,缺少難題的比重,所以尖子生未能徹底冒出來。全年段24個班級,最高分121分,僅有一個。通過考試,也發現存在下列一些問題:

1.選擇題及名句默寫類知識基礎題都存在較多不應有的錯誤。這一方面說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紮實,另一方面說明部分同學對學習或考試掉以輕心、不夠踏實、不夠認真。同時也不排除考試技巧的掌握程度不熟練和考試心理有待提高。

2、能力性中難度題失分普遍較高。本次閱讀試題包括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及古詩鑑賞三方面,需要較強的思維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考試情況來看,此類主觀題一些答案表述不夠嚴謹、全面,缺乏整體把握文段的能力和思考問題的縱深度。

3、本次考試爲半命題作文,方向明確,跑題者甚少。但大多數學生普遍存在立意不高、挖掘不深,文體格式較爲單一的情況。需要大力提高作文創作的個性化特徵及創新意識。

針對以上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我們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整改和提高:

1.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加強對新課改精神的學習和領悟,定期寫教學心得和教學反思。多聽觀摩課,切磋教技,交流教學教法。時刻關注全國大學聯考的改革動態,瞭解語文大學聯考的改革的'發展趨勢,吸納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

2.課堂常規教學要進一步提高效率,求“新”求“活”,大膽創新,多加強口語表達訓練和書面表達訓練。教學內容,既要落實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又要緊跟大學聯考語文改革形式,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整體素養。

3.要經常性地與學生溝通,瞭解他們的學習動態,適時改進教學方式,要多運用激勵式、誘導式教學,促進學生生髮性學習潛能,並努力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意識和創新能力。對於一些語文成績突出的同學,要適當引導,使他們成爲培優的種子。

4.加強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訓練和古詩文背誦篇目的默寫,引導學生藉助各種報刊、雜誌,擴大閱讀量,建立讀書筆記資料庫,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高一的教學隨筆3

自新課改以來,通過聽課、教學,對於教學活動,我認爲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居於主體地位,教師居於主導地位,作爲一種教學思想或教育觀念,它已被人們所廣泛的接受。但是,由於受傳統教學思想和模式的長期影響,課堂上以教師爲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局面並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觀,學生的主體作用並未真正的發揮出來,他們學習的內在潛能受到了極大的壓抑,本應是啓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過程,變成了教師“滿堂灌”、“填鴨式”的灌輸知識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活動純粹成了一種機械的毫無趣味性的過程。因此,爲了發揮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深入研究如何改進課堂教學,是擺在每位教師尤其是實習老師面前現實而又迫切的問題。在這裏,我僅針對所任教的地理學科,結合教學實踐和教學技能學習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發揮地理學科趣味性的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感到學得有趣,即產生了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正相關。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興趣分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其中與學習內容、學習活動本身相聯繫的是直接興趣,如學生對某學科知識本身的興趣;而與學習活動結果相聯繫的則是間接興趣,如學生對外語本身並不感興趣,但覺得它對考學太重要了,於是產生了的學習興趣。從地理知識本身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學科特點。它爲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生間接興趣不足的欠缺。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注意發揮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嵌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全球氣壓帶與風帶的分佈》這一節之前,可以先給學生講述了一個關於二戰期間,英軍巧妙利用西歐地區天氣變化由西向東發展的規律,不僅成功躲避了德國法西斯的空襲,還用大霧作掩護對德軍進行反擊,使德軍損失慘重的小故事。這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從課間的非學習狀態轉移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在講梅雨天氣的形成時,讓學生先將“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幾句詞理解一下,然後再講解梅雨形成的原理和分佈,這樣使課堂更生動的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講海陸風的形成時,先讓學生總結一下自己身邊的風向規律,再進行教學,不僅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地理問題。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在吸引力,讓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充分發揮

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佈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啓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繫,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佈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注意六大板塊的範圍及其邊界,然後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佈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材在每節課後還設計了“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文字材料分析和數據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廣泛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常見的天氣系統》教學完成後,我的同學在授課過程中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兩幅天氣變化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知識,還鍛鍊了學生讀圖、分析、判斷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爲教學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落腳點應該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爲教學的主體,成爲學習的主人。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地理教師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固有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境問題,學會學習地理知識,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1)手勢法:如用左右手手勢來表示南北半球物體水平運動的偏向規律、氣旋和反氣旋水平氣流和中心垂直氣流的運動規律等;(2)口訣法:如用“高高低低”四字口訣來判斷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的凹凸形狀與高低氣壓的分佈,同時也可用此來判斷南北半球等溫線的彎曲形狀與氣溫高低的關係,直至延伸到各種等值線的一般規律;“上上西西下下東東”來描述月相的規律,簡潔而明確。(3)諧音、詩句法:此方法在地理記憶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地殼中的主要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可用“洋閨女貼給哪家美”的句子記住等;(4)圖象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學生對地圖有畏懼感,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教師要多指導學生看圖、識圖、繪圖、用圖,並儘可能使地理知識圖象化,做到化文爲圖、圖文結合,尤其地球的公轉,全球氣壓帶與風帶的形成與分佈,以及洋流的分佈內容繁瑣又不易進行機械記憶。(5)數理結合法: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方法定性或定量地分析地理現象和規律,比如分析正午太陽高度角、黃赤交角時用到幾何學的知識,分析月球和太陽表面重力加速度時用到物理上的萬有引力知識等;(6)實地考察法:到野外實地觀察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律等,比如在《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這一節,給學生提供各類岩石的標本,使學生有直觀的感覺。海蝕地貌可以讓學生利用假日在海邊多走走看看,利用蓬萊的地理優勢。凡此種種,要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活讀書”,並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樂學。

四、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

現代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與課堂環境有着密切的聯繫,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髮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鬆、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大腦皮層活動處於最大程度的興奮,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爲此,我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必要的關懷、勉勵、尊重和理解,培養學生積極表演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總之,在素質教育人文教育大勢發展的今天,只有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式,才能達到最佳教育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適應教學和時代的要求。

高一的教學隨筆4

本學期,我繼續留在高一語文組,負責高一(3)班、(15)班的語文教學,由於之前剛剛完成了一輪高一教 學,我總結經驗教訓,更有針對性地完成了新一輪的工作。這學期語文課的教學任務是必修1和必修2的兩個模塊的教學內容。現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進行小 結,以促進今後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一、學情分析

我們面對的二高中學生,他們身上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習習慣差。具體體 現在聽課質量不好,學習效率不高,作業完成不佳。尤其是對待語文這一學科,絕大多數學生抱有“可學可不學”的態度,甚至有的學生把語文課當做自習課、睡覺 課、室內體活課!怎樣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是我們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其次,國中的語文教學與高中的語文教學有着很大的區別,通過了解,國中時考試內容 主要集中在課內知識上,所以導致教師只注重課本,甚至單純地要求學生“背書”,結果學生的語文能力越來越差;再次,我們學生的有效閱讀太少,知識面窄,加 之國中主要練習記敘文寫作,導致升入高中後,他們不會寫材料作文,不會舉例子;最後,90後的孩子普遍惰性太強,不刻苦,不愛背誦,所以考試中那些非智力 因素的題得分不高,令人遺憾。針對以上種種情況,本學期,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二、具體措施

(一)激發興趣,建立全新認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學生對語文缺乏興趣,只停留在作業和應付考試的層面上,因此一定要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開學伊始,我便向他們滲透“生活處 處皆語文” 的理念,更將這種理念一直貫穿於整學期的教學中,力求將課上得靈活輕鬆,我設計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課,如“背誦比賽”、“成語高手”等,讓他們感覺“語 文是一場遊戲,語文是一種情趣,語文是一種智慧,語文是一個美麗奇妙的世界”,消除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恐懼和厭倦。

俗話說:“信其師方信其 道”。的確,很多學生是因爲喜歡某個老師才喜歡某一學科。我憑藉年輕、與學生代溝小這一優勢,儘量讓學生產生對我的好感,尤其通過週記上我與學生的真心交 流,學生漸漸把我當成知心姐姐,無論是課內的疑惑,還是課外的困惑,都願意找我解決。由於他們真正從內心接受了我這個老師,所以即使我在課堂上批評某個學 生,他也不會有反感情緒。

(二)培養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文言文閱讀是學生高中階段語文學習上的一大難關,國中時只是背誦書下注 釋,根本不理解,不明白。於是經過總結後,我得出了這樣的的結論:文言教學必須在翻譯上下功夫,否則學生的基礎不會很紮實。因此,我的教學思路是:每文必 譯。或預習時翻譯,或課堂上翻譯,或課後翻譯,總之是一定要把翻譯落實。學生能夠翻譯文言,那其它的知識就比較容易解決了。我特別注重舉一反三,每次遇到 講過的文言實詞、虛詞,或是文言句式等,我都會再次提問以加深學生印象,由於我的反覆強調,學生們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潛意識,令我欣慰。

(三)注重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我們的學生喜歡看課外讀物,但有意義的.太少,很多讀物不但不能對寫作起到促進作用,反而影響學習,比如那些玄幻小說、言情故事、八卦雜誌……針對這一情 況,我強烈向學生推薦《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等讀物,它們不僅能放鬆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更能積累學生們的寫作素材。

另外,我堅持“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每節課一名學生上臺,按學號輪流,演講內容非常廣泛,可以是成語故事,可以是寓言,還有感動中國等人物事蹟……這樣開展科學活潑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促進了學生自主蒐集學習資料,積累了語文知識,更感悟語文的魅力。

(四)強化誦讀,積澱文章感悟。

語文教學要抓言語,言語訓練要抓語感,語感教學要抓誦讀。要使學生對言語的運用得心應手,只有對言語作千百次的重複,才能使語言文字的規律、含義、情味 等在頭腦中形成積澱,使大腦皮層的細胞之間形成牢固的聯結。誦讀便是完成言語強人的必由之路。在課堂上我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引導他們“準確地讀”“流 暢地讀”“有表情的讀”,對有些段落要求熟讀成誦,克服了課堂上重“講”,輕“讀”的現象,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我更是在本學期學校大力開展晨讀活動的有利形勢下,親自指導監督學生的晨讀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五)嚴抓背誦,強調考試得分。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品,特別是教材要求背誦的文章。基於此,我一直嚴格要求學生背誦那些必背書目,要求他們必須到我這裏過關。這些文章的背誦,有助於學生自身修養的提高,能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對他們自己的作文寫作也大有裨益。

針對現今大學聯考有默寫的考題,我在學生背完課文後,我還組織他們全篇默寫,加深印象,記住字詞,並且逐字逐人批閱。雖然工作量加大了,但我能及時掌握學生的易錯之處,給予學生指導。

三、獲得成績

經過我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我所負責教學的兩個班在各次考試中均取得了較爲優異的成績:

第一次階段考試:高一(3)班第二名,高一(15)班第三名;

期會考試:高一(3)班第四名,高一(15)班第五名;

第二次階段考試:高一(3)班第二名,高一(15)班第一名。

另外,在本學期舉辦的國家級語文競賽中,經過我的指導與學生的努力,我班李天悅、穆子揚兩名同學進入決賽,成績喜人。

四、存在問題

本學期所存在的問題是:作文訓練太少,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不大;課外時間被大量擠佔,學生的閱讀空間越來越小,語文學習時間在後半期基本被剝奪;學生的優劣分別開始拉大,語文學科發展不平衡的情況逐漸顯露……

總之,在上學期的高一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和我們組的新老教師一起,按照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使我們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一定的進步與提高,相 信,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會總結出更新更好的教學路子來。在以後的教學裏,我會更嚴格要求自己,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後之餘積極充電,爭取更大的進 步。

高一的教學隨筆5

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全面要求,着力引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創新人才的培養,根據我校二類高完中學生大面積基礎較差的實際情況,在優生極少的情況下,如何提高我校學生升學率,我談談我校高中物理教學的個人觀點:

一、正確理解《考試說明》中的考試目標

根據普通高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參照國家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中學教學大綱>>,並考慮中學教學實際,制定了以下四面目標:

1、對自然科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重視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是新一輪大學聯考改革的一個特點,雖然在大學聯考中強調了對能力的考查,但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知識能力離不開知識基礎的載體作用,離開了基本知識的積累,能力很難形成,強調對自然科學基本知識的含義,並能用適當的形式(如文字,圖或表)進行表達,這個目標分爲三條:⑴,理解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所謂理解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就是不但要知道它們的含義,還要知道它們的前因後果,適用條件,以及相關概念之間的聯繫和區別。⑵,定量描述自然科學的現象和規律,包括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以及用簡單的圖,表和數據描述物理活動的特徵等。⑶,瞭解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通常這一條內容課本中是沒有的,常出現在報刊雜誌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中。

2、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自然科學是實驗性科學,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都是由實驗推導出來的,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有助於加深學

生對自然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的理解,實驗能力也是學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科學規律的重要知識常伴有實驗是現行高中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本目標要求學生了解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會控制實驗條件和使用實驗儀器,會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解釋實驗結果(數據),並得出實驗結論,能夠根據要求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

3、能讀懂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規律通常是用文字和圖表來描述的,與文字相比,圖表描述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因此常被各類科研文章採用,要讀懂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能看懂圖表所備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判斷,推理和計算能力。學生在閱讀物理和化學方面的資料時,要着重瞭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念,新發現,新技術和新方法,同時還要能讀懂圖示的物理意義,以及有關物理意義,以及有關物理量之間的定性與定量函數關係。

4、對自然科學基本知識的應用能力,學習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夠的,還要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這些知識去指導自然科學的研究工作,社會的生產和人類的生活,必須懂得自然科學知識的實用性和社會價值,本目標的試題有的需要物理學,化學,生物,其中一個學科的知識就可以回答,有的需動用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知識來回答,尤其是以現實問題立意的試題,因爲現實性問題常常是綜合的。

二、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改革物理教學

其實現實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發生的聯繫都是綜合性問題,創新綜合的思路非常重要,但我認爲大學聯考綜合的知識點難度並不會比單科的`知識點的要求高,題目不深挖,不鋪開,但求全面地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解,綜合思維,信息處理實踐機會,具體的講,要求教師,第一,要遵循現行普通高中教學大綱組織教學,其教學目的要突出以培養學生迎新精神和提高教學能力爲重點,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第二,物理教學活動要注意與化學,生物學間知識的橫向聯繫和綜合防治運用,堅持以學生爲方便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物理教師的主導作用,優化物理學教學過程 ,第三,繼續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與主動學習精神。

三、打開圖書館,閱覽室的“門”

物理教學必須聯繫實際,在抓基本知識點教學的同時,有意識到地聯繫生活生產和科研實際,充分利用圖書室,閱覽室的資料,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開設講座,講物理史故事,將現代科技新成就 ,如激光的廣泛運用,全息照相的妙用,光纖在現代通信中的作用等,既激發學習興趣,又增強現代意識,提高學生素質。

四、具體做法

高一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力學基礎沒打牢固,後面的知識理解起來就困難,高二是關鍵,我校學生一旦渡過高二,退學的學生就少了,信心也不會失去,高一教學首要任務是如何由國中物理過渡到高中物理的學習,如何由國中的簡單學習過渡到高中的理解性學習是我們高一教師首要任務。即不能單一降低難度,也不能標高過度。高二物理

教學內容繁重,在學生有一定的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的前提下,就稍微加大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當然不能讓學生怕學物理,難學物理,物理難學的想法存在,所以興趣是最重要的朋友,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要教師把握好知識傳授的同時,不能枯燥,而且要把握好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學生即學到了物理知識,又有享受了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的樂趣,這纔是持續學習物理最好的老師。對於綜合性解題能力的培養,要逐步進行,不可能一次到位,教師也不能操之過急,必須要在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貯備之後才能逐步培訓加以提高。高三注重複習,對學生全面的知識進行復習和歸納,讓學生對知識點加深印象,同時對知識的網絡性進行提煉,查漏補缺,講練並重,精講精練,要堅持講解與練習有機結合的原則,既不能”以講代練”,也不能”以練代講”。要精講精練”,,便使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講要針對性強,除重點,關鍵外,側重講單元練習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注意知識的綜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養,培育應變能力考覈成績。 練以定時作業爲主要的形式,讓學生在解題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適應大學聯考的要求,抓好運用知識能力的單元訓練,綜合訓練,題目的難度,梯度應_攏<<考試說明>>及說明的要求,考試內容遵循教學大綱又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設計注重能力型和應用型,同時注意檢查學生審題,解題,科學思維能力,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知識滲透能力。

評時教師講評練應突出貢獻重點,重在指導工作,不是重複,重演一遍,不能以題論題,在講課中,要注意知識的縱橫聯繫和加大覆蓋面的教材組織,努力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同時要突出規範表達的訓練指導。組織專題講座,進行學法,解法指導,把學生平時易出錯的知識點作專題性地講解,當然也包括考試的熱點和難點,力爭突破它的要點,把握住考試的脈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讀書,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重點地讀書,讀自己認爲有缺漏部分,自我歸納總結, 教師歸納總結,及時反饋及時糾錯,總結解題經驗,探索解題規律,養成良好習慣,搞提高審題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一的教學隨筆6

一、讓學生體會語文是什麼

要問語文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當今語文界各說各有理。我教高中語文12年,我也難有一個理性的定義。我姑且借用吳春來老師的一句話語文是“是清風明月的詩意人生,它是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它是詩人出塞的豪情,它是劍客躍馬的癡狂,它是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它是仰天出門的灑脫身影,它是精神的圖騰,它是生命的絕唱”。

爲了上好第一節語文課,我提前準備了去年學生寫的文章《高三語文最難忘的二三事》,陳建遠同學在文中寫道“笑是我們語文課堂的真實寫照,語文需要笑,生活需要笑,“笑學語文”永難忘。”爲了上好第一節語文課,我準備了我寫好的文章《做一名幸福的語文教師》“靜的夜晚,溫馨的燈光下,嗅着手中書籍散發出的淡淡的油墨香,心底,溢滿了無言的感動和莫名的幸福……”。

二、讓學生感受課堂的精彩

我在《語文本當精彩紛呈,課堂理應百家爭鳴》中說“語文本當精彩紛呈,精彩紛呈來自教師自身的魅力,來自教學內容的至善至美,也來自教學形式和手段豐富多彩。語文課堂應當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殿堂,語文應當是個性、創新、自由、民主的地方。”高一語文第一課我將告訴學生幾句話:1、自信人生兩百年,從大聲說話開始。2、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着。3、人生不要輕易說不。4、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藉口。5、人生即使跑不贏別人,但一定要跑贏自己。當然這些觀點我會再後面的教學中逐步完善,使之形成穩固的語文課堂文化。高一語文第一課我將用要素組合方式爲主,哲學方式爲輔的課型來組織,讓學生在動靜轉化中化解聽課疲勞,讓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擴展。高一語文第一課我讓學生感受全新的課堂,活躍的氣氛,激情的體驗,獨特的觀點。

三、讓學生覺得今天有收穫

讀高中的目的很明確,三年後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學。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天收穫一點,三年收穫許多,學生自然會問今天的語文課我有什麼收穫?爲師者應當思考今天的語文課,我給學生什麼收穫。我想高一第一節課文課,至少應該讓學生有如下收穫:一是感受到語文的無限魅力,感覺課堂的.精彩紛呈,因爲這一節課,我愛上語文學科,我期待下一節課文課。二是語文老師是我敬佩的,語文老師有激情、幽默、前衛,我喜歡這樣的老師,我相信語文老師有實力帶領我們走向大學聯考,收穫成功。高一語文第一課,我沒有給學生準備具體的知識考點,也沒有空洞的道理,沒有繁多的要求,我將給學生展示真正的語文,展現真實的自我,體驗高中的快樂。我想高一語文第一課的效果如何,可以從下課時學生的反映得知。一輩子準備一節課,我將無怨無悔。

讓語文快樂,讓課堂精彩,讓學生收穫,是我的追求,袁枚說過“苔花如米小,也學也學牡丹開”,我始終以我的膽氣,無畏的精神在向更高更強邁進,願我的學生們幸福快樂、學有所成。

高一的教學隨筆7

教師的教學應該有法但無定法,關鍵要在得法,要根據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實驗條件,因地制宜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事半功倍的目的。現對國中物理教學方法進行如下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後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後輔導。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爲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爲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爲一個善於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展,爲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爲“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模型法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對剛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唯一的基礎材料則是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着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例如:在講聲學和光學時候,可以問爲什麼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事發生的,爲什麼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見打雷的聲音?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爲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新課改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國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

學生實驗及有趣的小實驗,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着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繫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

更能發揮這種作用,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總之,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都能使使學生真正瞭解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物理教學過程成爲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中

的`物理的奇妙和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大潛能,真正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教材的內容知識點有3塊:1電熱器;2活動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3焦耳定律。

顯然重點在第二部分,但是這是一個教師的演示實驗,沒法像學生實驗一樣與學生有很多的互動。因此雖然是演示實驗,我儘可能的安排學生來操作,用實物投影儀把學生的操作投影出來給其他學生看。那麼可能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有三個——電流、電阻、通電時間。其中只要做兩個,“通電時間”對學生而言有生活經驗可以說明,但是這樣也省不了時間。

難點卻在後面得出焦耳定律後,研究電功和電熱的關係。本章的標題就是《電功和電熱》。有很多的公式要給出來。但是肯定沒時間擴展開來,因此只安排了一個電動機的計算題。

下面就是製作課件了。首先網上下載了至少20個課件,但是很多是重複的。因此,細節上基本沒什麼差別。

課前的引入方案有兩個版本很吸引人:1一個學生星期天在家是看電視還是做作業的,怎麼檢驗?(答案就是摸一摸電視機的後蓋)2火災的嚴重後果————其中有多少百分比是由於導線老化引發的。看來都很精彩,可是在我校的課前討論中都指出不好:因爲第一個引發“誠信”問題,第二個可能引發恐慌。最後就拿了一個電熱水壺,展示給學生看:請學生判斷是否加熱過水?

知識點1講電熱器時,圖片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6個家用電器用於加熱的:電飯鍋、電熱水器、電爐、熱得快、電暖氣、電吹風。(沒有用書上的電熱油汀。因爲實際生活中,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它是什麼?!我在試上的班級裏,就有學生說是電腦的主機箱!)總結工作的特點,得出電熱器的原理。再考考學生,作爲電熱器的發熱體,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材料?這裏只能總結得出——導體、熔點高的特點,電阻率大的特點還不能說。

知識點2活動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還是以電熱水壺爲例,問題1爲什麼電熱水壺的發熱板通電發熱了,導線通電沒有發熱呢?引

出第一個猜想:導體通電產生的熱量可能與導體電阻大小有關。問題2是用多用插座連接多個用電器引入的。發現接了很多用電器後,插座的電源線也着火了,這是爲什麼呢?引出第二個猜想:導體通電產生的熱量可能與電流大小有關。那麼還有其他可能影響這個熱量的因素嗎? 引出探究的課題,列出3個猜想。那麼探究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比較導體產生的熱?這時肯定不能用手去摸的。原因學生都想得到:怕燙傷、觸電等等。那麼得用“轉換法”比較才行。於是引出用煤油吸熱來比較溫度變化間接比較電熱。類比還有其他方法:加熱封閉氣體,比較液柱變化;加熱蠟燭油的熔化快慢;比較夾在電熱絲上的火柴誰先燃燒?

高一的教學隨筆8

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素質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是歷史的使命。我作爲一名語文學科教育工作者,深知身上所擔負的重任,因而在實際工作中,用心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不斷地進行探討、研究、實踐、反思。下方,我就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實踐和反思。

一、貫徹以學爲主的基本思想

就是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爲主。比如,在教學課文之前,我經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然後讓學生在讀課文後根據我制定的學習目標再討論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作業也可自主確定。這樣。就使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還參與了目標的制定和作業的佈置,從而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能夠在自學階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並取得成就感。

二、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用心性和創造性

從新課程的角度來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而不只是被動的執行者。因此,教師、學生都是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主體,也只有在這個好處上,教學相長才真正成爲可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發揮出自身的用心性和創造性,更要讓學生成爲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成爲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具體問題,我並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提示他們回去以後查找相關的資料,這樣,學生透過提出疑問、自行釋疑,既深入明白了課文,又豐富了課外知識。由此,我就啓發學生:文選資料固然重要,但也有其侷限性,需要超多的課外閱讀來充實、完善,健全中學語文知識結構是課內課外等綜合因素建構而成的。

三、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

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後再歸結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課堂教學中的亮點就應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新點。學新課文時,我先讓學生預習課文,再讓他們透過分組討論,進行評價,看哪一組同學表演得最爲恰切,最貼合文章要表現的思想。學生的興奮點被激活了,他們在闡述中融入了許多現代漢語詞彙和意識,加進了超多肢體語言,對文本進行了再創造。這種簡單愉悅的教學形式,既激發了學生的靈感和情感,又幫忙學生更好地明白了文章的'主旨;既激起了學生的表演慾望,又挖掘出學生的創新潛能。

四、轉變思路,由教師教的思路轉向學生學的思路,由文章學的思路轉向閱讀學的思路

教師應注意重視學生提出的意見和推薦,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只有遵循學生學的思路和閱讀學的思路,才能真正激發師生的用心性和創造性。在具體教學中,我採取了整體——局部——整體的閱讀學思路,以學生的自學爲主,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談自己的感受、看法和疑問,然後加以梳理,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再讀課文,讓學生就這些方面深入討論,最後我再作總結。整堂課,學生至始至終都處於一種主動的參與狀態,學習效果良好。

五、培養學生擁有較爲完整的閱讀體系

培養學生擁有較爲完整的閱讀體系是寫作潛質提高的關鍵——“向閱讀要寫作潛質。”學生涉獵廣泛的課外知識領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適時關心。我參考新課標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學會自主積累,幫忙他們建立寫作素材庫,引導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博衆人之長於已身氣”。

六、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情感是教學藝術之魂,沒有情感的融入,教學藝術之花就不能開放。而語文教學就是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繫,以情來陶冶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又是教學的手段。如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一句平常的嘮叨……從中感受人與人世間的情感,然後想一想自己誠如何明白他們,感受他們。之後,許多學生在週記中談了學習後的感想及自己對父母親的感激之情。學生的思想在此受到了洗禮,感情在此得到了釋放。

課改過程中,我不斷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轉變觀念,轉變主角,轉變行爲,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在培養學生優化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實現了自己在專業上發展和人生的成長。

高一的教學隨筆9

一、重新解讀新課程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的能力,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爲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

但是,作爲語文教師,特別是一線教師都清楚,高中語文傳統教學模式,尤其是以應試爲基本價值取向的教學思維方式和行爲習慣與培養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有着很大的反差。要貫徹語文新課程關於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新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至少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

1.要有真正的問題意識

探究總是從問題開始的。那麼,什麼是“問題”?所謂“有疑而問”,那麼,“疑”就是“問”的根源。可是,什麼是“疑”?孔子的解釋是最好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即“解惑”,解答疑難問題,這樣看來,“問”是疑難問題,自己不懂的問題。因此,提問的出發點是爲“學”設疑,以引起學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有探討的價值。

2.要注重學生的自我培養,鼓勵學生有“自我”

新課程提倡的探究能力不僅允許而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問題,鼓勵學生髮表不同意見,支持和尊重學生髮表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個人見解。

二、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誤區

新課程標準理念從20xx年就走進語文課堂了,實事求是地講,在這幾年裏,我們的語文課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以前老師“一味地教”,學生“一味地學”變成了現在課堂上出現的師生互相探討。尤其是探究性閱讀、自主性閱讀、延伸性閱讀等各種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教師也有了更爲自由的發揮空間。從這方面講,新課程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它確實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和提升。但我們也不無遺憾地看到,由於一些教師對於新課程標準認識膚淺甚至理解錯誤,使語文課越上越不像語文課了,沒有了認識“語文味”,語文教學中的那部分莊重也似乎越來越少了。

1.凸顯“形式”,淡化“雙基”

在新課程思想的“指導”下,一些老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新奇的教學設計、越來越精美的教學課件、越來越熱鬧的小組討論。但這些“繁華”過後,學生真正學到了什麼呢?“花枝招展”的課堂設計很難讓學生靜下心來對文本進行潛心解讀,更談不上心靈的觸動和精神的對話,一晃而過,讓人眼花繚亂的課件,留給學生回味的也只能是幾聲咔嚓咔嚓的聲音和幾張美麗的圖片了。事實上,語文是最爲基礎的學科,“字、詞、句”更是基礎中的基礎,但是一些精美課件慢慢地把這些基礎淡忘了,它們逐漸淡出了學生的視野。更讓人痛心的是,學生有時竟然連最基礎、最常見的詞都能讀錯,更別說能寫對了。一節課留給他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那些眼花繚亂的課件。

2.講臺作秀,失去了自我

最近聽了學校幾位年輕教師的公開課,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以其中一節公開課爲例,這堂課以一首歌曲《男兒當自強》導入新課,歌聲雄渾壯闊,鼓舞人心。可是統觀整堂課,發現課件不少,但是基礎的東西基本沒有,板書更是少得可憐,尤其是在提問環節,老師很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可是有的學生答非所問,但老師可能是爲了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所以對學生的回答都予以表揚,對此,我真的`很無奈。

三、新課程下語文教學教法探討

傳統的語文課,教師把課文分條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了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堂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一節語文課講下來,鍛鍊了老師,耽誤了學生。這些弊端是必須要革除的,我認爲應該從這樣幾方面入手:

1.教師改變角色,由“嚴師”變成“朋友”

《三字經》中有話“教不嚴,師之惰”,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又一個的“嚴師”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聽話蟲”產生了,當然,也有些悲劇事件在接連不斷地上演。試問,如果我們老師願意做學生的“朋友”,“俯下身子教育”,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就可以減少一些呢?我在教學的十幾年中,印象中每週六的“週記”是我最成功的教學方式,學生把每星期發生的點滴事件向我吐露,哪怕平時當我的面不敢說的都說出來,我都一一進行解答,無形中師生距離拉近了,我瞭解了學生,學生也懂了我的良苦用心,課堂中師生的默契感增加了,教學效果當然也就有了。

2.變“被動”爲“主動”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由老師“問”變成老師“答”。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努力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多課文都是讓學生自己先試着完成,老師在這裏就充當“領路人”“引領者”的作用。教師在課前要把所需要理解掌握的東西分門別類地歸納出來,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課堂上讓學生做“老師”。“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然,沒有一個學生承認自己是弱者、是差生,他們要證明自己就必須學習。教學方式多樣化,僵硬的教學模式消除,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剩下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總而言之,課程改革對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就要求我們應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方法,適應高中新課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爲新課程的行家裏手。

高一的教學隨筆10

教學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作到更好,就得對過去的工作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遺。以下是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一、注意高一年段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幫助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只有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另外,自學能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大量的獨立的閱讀,於是高一我們就要求學生人人儘量買本英漢詞典作爲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認知事物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孔子在《論語》中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對於學習是何等地重要,我的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上課時有目的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結合學生不同的個人愛好如籃球、足球、音樂、電腦、時裝尋找切入點,讓他們的這些愛好與英語掛鉤,一步一步地培養和激發他們的'英語興趣,一步步的把他們引入英語王國。

四、恢復自信,培養意志。

多次的挫折和失敗,害怕老師的批評是焦慮感產生的主要原因。爲了排除這種焦慮心理。我對學生付出了極大的耐心、寬容心和同情心,幫助他們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找到改進方法,取得進步,逐步恢復自信,同時也嚴格要求他們;幫他們制訂階段性目標,每天規定學習任務,並及時檢查,以防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發出,還讓他們互相監督,逐步培養,磨練意志。

一般來說,學生都很重視老師對他們的態度。“親其師而信其道”作爲英語教師就得有強大的親和力,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要通過學習來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時要求自己公開公正地處理學生問題,熱愛每位學生。

通過以上措施,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取得了一定進步,也增強了信心,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進行Discussing這一塊時,學生還不太樂意開口,且對於學習特困生的成績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高一的教學隨筆11

從教近幾年了,對自己所從事的語文教學,,還確實沒有比較系統的發自內心的對自己的語文教學的現狀做過反思。藉着洋思教學這樣的機會,我靜下心來,將這些年的語文教學的點滴,做一個梳理。我相信,這將對我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和引導作用。

忽略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發現對語文學科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語文是基礎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學科,學好語文會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遠非如此。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表達能力,其中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長時間地在字、詞、句中轉悠,我們學生的表達能力會有怎樣的提高呢?我曾經每週拿出一節課的時間閱讀,用這點兒時間閱讀別說萬卷,就是一卷都是難上加難。沒有辦法,閱讀課上我只好要求學生看一些《作文報》、《語文報》之類的報紙和《讀者》之類的雜誌,至於一些名著根本無暇顧及。因爲時間的關係加之外界誘惑很多學生很難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因此,我的嘗試常常無疾而終。

忽略了對學生的預習,複習的全程監督和檢測。學習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而我校學生學習的最大特點就是被動的接受,因而老師對他們自主學習的引導就顯得特別困難,一段時間的努力不很見成效,放棄嘗試,回到老路上去,駕輕就熟,我往往就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放鬆了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監督。然後,還是“吃力不討好”地灌輸,課堂教學改革的'嘗試淺嘗輒止,課後地全程指導和檢測的原有的規定形同虛設。

三忽略了學生本身感受語文的特點和差異。反思我的語文課堂,總是滿足於課堂上幾個活躍分子的反應,依賴於課後跟學生的單獨交流,其實,我早就發現,課堂上的那種交流是任課後怎麼彌補都無法達到的效果。要能讓每一個學生的心在我的語文課堂上都動起來,這該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啊!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的心真正地動起來,而不致於使學生陷入“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的窘境呢?

我相信,通過以上反思,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做得更好。

高一的教學隨筆12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學校裏,春暖花開,少年雲集,既是讀書的好季節,又是讀書的好年齡。

本學期,學校將週五中午自修定爲課外閱讀時間,引領學生閱讀、悅讀。這是我校“閱讀點亮人生,書香浸潤學校”活動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很有遠見的舉措。

試想,學生從清晨開始一向做功課,直至黃昏時分,住校學生甚至奮戰到夜晚九點,哪有時間讀書?學生在枯燥的`題海中只會焦躁抑鬱,何談歡樂?即便是語文課,也被考試指揮棒所驅使,爲了高分而將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一天也只閱讀一兩篇短文而已,學生苦不堪言。長此以往,如何讓學生體會到“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呢?

而窗外春光明媚,花草樹木盡情生長。草長鶯飛,春暖花開,因爲有陽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潤。書籍正是人們成長的“陽光雨露”,是人類禮貌發展的“陽光雨露”。閱讀,異常是“悅讀”,正是青少年汲取禮貌精華、先進文化的最佳途徑。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青少年時期是人的身體機能快速成長的時期,記憶最強大,精力最旺盛;思慮單純,不爲閒雜事務所牽絆。這正是“無邊光景一時新”的人生之春,正是勤奮讀書的最好時期。

晨曦照室明,綠樹入簾青,學生不釋卷,琅琅讀書聲。此情此景,用朱熹的《觀書有感》來表達則恰如其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閱讀如同打開一面鏡子,知識思想映眼前;閱讀就像打開一扇窗,楊柳春風撲面來。

寄語學生,大好春光,正好讀書,博覽羣書,內修積澱,外闊眼界,視通千載,神騖八極,爲人生髮展打下堅定基礎。